首页

免费丝袜sm视频

时间:2025-05-27 19:48:15 作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浏览量:67408

  安哥拉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西濒大西洋,有“春天国度”之称。

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城市风光。

  从首都罗安达市中心驱车向南18公里,一大片错落有致的高层住宅楼区映入眼帘,这是中企在当地承建的最大民生工程——凯兰巴新城。

  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安哥拉的繁忙日程中,抽出半天时间考察这一项目,中安两国建设者深受鼓舞。正是在那次访问期间,中安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城从荒漠中拔地而起,见证着两国合作升级加速。

  龙年春天,北京又迎来非洲伙伴。3月15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安哥拉总统洛伦索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安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堪称互利合作的典范”——中安关系实实在在造福两国人民,得到两国元首高度评价。

视频:心相近丨走进“春天国度”,感受中非共同发展的加速度来源:新华社

  “这份友谊镌刻于安哥拉的历史”

  2012年,凯兰巴新城超过700幢楼宇、2万套房屋顺利交付,12万居民陆续来此安家落户。很多当地人更习惯称之为“彩虹之城”。

凯兰巴新城航拍(视频动图)

  “一切好像在闪闪发光。”73岁的居民加斯帕·佩德罗对当年乔迁的喜悦记忆犹新,“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安哥拉和中国的合作,让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家园。”

  穿过摆满绿植的走廊,走进佩德罗的家门。暖橙色的客厅中,女儿结婚、孙辈出生的照片整齐摆放在书柜一侧,房间收拾得整洁明亮。“我和妻子每天下楼散步,孩子们会来看望我们,这样的生活平安幸福,我们很感谢,很满足。”佩德罗说。

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凯兰巴新城,加斯帕·佩德罗在家中向记者展示照片。

  在这里,学校、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配套设施齐备,生活秩序井然。见到中国人,或是提到与中国有关的话题,当地居民总是露出友善的微笑。

  马里奥·卡辛达在新城内一家餐厅担任经理已有6年。在他看来,凯兰巴新城解决的不仅是居住问题:“新城在一片荒漠上拔地而起,自开工建设起就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来这边发展,我们都从中受益。”

  百栋高楼,凝结着中安两国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参与新城建设的工程师齐军团对记者回忆起,当地土质缺乏黏性,雨水一泡就散,中方日夜研究,最终采用分层回填等办法攻克难题。“一想到能学以致用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就觉得干劲十足,”他说。

  安哥拉中资企业商会会长范军涛清晰记得,习近平2010年考察这一项目时,“首先走向基层员工代表,与大家一一握手,非常亲切”。随后,习近平在座谈中,赞扬当地中企员工“勇于在艰苦条件下打硬仗、打胜仗”。范军涛说,大家听到后都备受鼓舞,“心里一股劲头蹭蹭往上冒”“我们要扎根一线好好干、干出成绩”。

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城市风光。

  2023年,中国和安哥拉庆祝建交40周年。当前,中安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切实惠及两国人民。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安哥拉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投资来源国,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安哥拉十一月传媒集团董事长德鲁蒙德·马富塔说:“当安哥拉内战结束、百废待兴时,是中国第一个向安哥拉伸出了援手。这份友谊镌刻于安哥拉的历史。我们要继续携手向前。”

  “梦想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

  15日的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编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经贸、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安哥拉韦南西奥·德莫拉外交学院学者蒂亚戈·阿曼多密切关注着洛伦索总统访华的消息。他认为,两国元首会谈成果“直接回应安哥拉推动经济发展、增加产业投资、加速农业现代化改革等重要关切”。他说,洛伦索总统此行还将访问山东省,“山东是中国一个制造业大省,在农业领域也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这些都是安哥拉同中方继续深化合作的机遇所在”。

  山东省去年同安哥拉本戈省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业、经贸、职业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

  奥德工业园坐落于本戈省丹德市,由总部位于山东的奥德集团投资。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园区内已有6个工业项目投产运营,目前中方员工约200人,本地员工约1700人。2021年6月,洛伦索总统来园区参观时,“点赞”园区为促进当地就业和税收、推动安哥拉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多元化发展所作贡献。

  工业园外联高级经理若昂·保罗已在这里工作多年,“同中国等国同事一起工作的经历,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我们国家的发展才更有希望”。

  在距离丹德市约60公里的首都罗安达,青岛佑兴集团法蒂玛家具厂的车间内,“安全生产”中葡双语标语格外醒目。机器轰鸣声中,有人全神贯注地切割板材,有人搬运物料,忙碌而有序。

一名当地工人在法蒂玛家具厂车间内工作。

  “在这里,每个人都梦想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体面生活。”30岁的家具厂人事经理威尔逊·曼努埃尔告诉记者,“产品的高品质和设计感,让许多原本爱买进口货的消费者感到惊艳,转而成了我们的顾客。”

  如今,法蒂玛家具厂的橱柜、衣柜等产品已占安哥拉国内市场四成,沙发品牌占比也达四分之一。总经理朱炳丰说,家具产业本地化加快,不仅提升了产品性价比,让更多老百姓用得起更好的产品,也带动当地供应商和加工企业成长起来。

  安哥拉工业和贸易部长鲁伊·米根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工业化发展惠及民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安哥拉希望借鉴中国工业化经验,期待更多中企来安投资兴业,继续拓展两国互惠合作空间。

  “为非中未来储备更多青年活力”

  安哥拉青年路易斯·埃里瓦尔多在上学期间对通信技术兴趣浓厚,一次在华为公司接受培训的机会,让他锁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经过4轮面试,他如愿以偿进入华为安哥拉公司工作,6年来从职场新人成长为技术总监。

  2022年,安哥拉政府与华为签署“数字人才”培养项目谅解备忘录,计划未来5年内培训超过1万名安哥拉青年。

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华为安哥拉科技园区,路易斯·埃里瓦尔多(右)和同事交谈。

  非洲发展急需人才,职业教育合作空间广阔。2023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习近平主席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就下阶段加强中非务实合作、助力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事业提出3项举措,“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正是其中之一。

  2024年1月12日,在安哥拉中部万博省万博市,中国援建的安哥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行启用仪式。中心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设有机器人、机械加工、计算机、测量和汽修等30个实验室和6个车间,第一阶段计划每年培训2400人。

  当天,洛伦索总统亲自为培训中心剪彩。在参观时,他仔细询问项目建设和教学规划。参观结束后,车队准备离开,洛伦索总统再次下车,同中方人员握手致谢。

  “这是一个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培训中心,教师都在中国接受过培训。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的帮助,更期待未来继续与中国合作。”培训中心校长热拉尔多·潘巴桑若说。

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内图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正为学生们讲授中文。

  安哥拉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务秘书佩德罗·菲利佩说,近年来,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成为安哥拉和中国合作的重点之一,“双方合作卓有成效,这将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储备更多青年活力”。

  中国和安哥拉合作基础好、规模大、互补性强,互利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随着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两国将携手书写更多共话友谊、共同发展、共谋振兴的故事新篇。

  总策划:吕岩松

  策划:倪四义 班玮 应强

  监制:冯俊扬 韩墨

  统筹:闫珺岩 孙浩 刘万利 袁军宝

  文字:吕诚成 闫然 陈杉 丛佳鑫

  视频:代贺

  摄影:李亚辉

  剪辑:淡然

  编辑:赵嫣 韩梁 徐超 王申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岸从来是一家》音乐剧在厦门首演

“经过多年技术迭代升级,如今手机、蓝牙耳机等配套的原装充电器内部早已不是简单的变压整流电路了。在内置控制芯片管理下,现在的充电器可以针对手机、蓝牙耳机等内置电池的特性,对充电电压、电流等进行程序控制,防止充电电流过大损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陈征补充说,近些年推出的快充技术,还需要充电器与电池的控制芯片按照相应协议配合工作,才能以提高电压或增大电流等方式快速充电。而这些是万能充无法实现的。

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精准有力 让更多创新创业梦想在沈阳扬帆起航

①今年洪水发生非常早,今年4月到现在为止,北江韩江已经发生了4次编号洪水,尤其是4月7日北江的1号洪水是我国1998年有洪水编号记录以来最早的,也是同期洪水量级最大的。

距今6300年左右!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成功复原

吉林珲春9月28日电 (记者 郭佳)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东风,谋求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吉林乘“数”而上,从全球市场寻找新商机,推动跨境电商实现新发展。2023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53.2亿元,同比增长88.9%。今年前8个月,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延续劲增态势,同比增长326.3%。

李强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

在2020年和2022年,傅腾龙在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分别参与创立澳门直播协会和澳门直播服务中心,免费为澳门青年提供直播技能培训,为澳门中小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并与内地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提供直播间、达人建联、策划澳门直播电商好物节主播大赛等资源帮助澳门青年和中小企业主掌握新兴经济技能。

建设银行开展2024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俞海指出,近10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体来看,俞海介绍,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3年下降34.4%。根据IEA数据,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速率最快;中国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29微克/立方米,十年间降幅高达59.7%。美国彭博社刊文指出,中国在7年内(2013年至2020年)的空气污染程度下降40%,几乎相当于美国自1970年之后30多年污染程度下降44%的成就;2012年以来,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卫星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